-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创新@@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胡喆@@
历史@@,公正地记录着一个国家@@走过的@@70年@@印迹@@。
从@@一穷二白起步@@,在砥砺奋进中开拓@@,世@@界深切感知着创新@@之中国@@。
每一秒钟@@,一辆汽车@@下线@@;
每一分钟@@,超过@@40家@@市场主体注册登记@@;
每一小时@@,20多万@@旅客乘高铁出行@@、500余万@@件快递被寄出签收@@……
东方大国的律动@@,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创新@@惊喜@@。7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始终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
创新@@中国@@的跨越@@
历史@@的长河@@,静观时往往风平浪静@@,蓦然回首@@,才能体会波澜壮阔@@。
开国大典上@@,参与@@阅兵的飞行编队一共只有@@17架飞机@@,但没有@@“中国造@@”。为了飞出气势@@,这支@@“万@@国牌@@”飞行队@@,不得已绕回来再飞一圈@@。
小到@@火柴@@、螺钉@@,大到@@飞机@@、汽车@@,那时的中国@@,工业几乎为零@@,许多地方还是@@“刀耕火种@@”,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没有图@@纸@@,就从@@最简单的设计干起@@;没有电脑@@,就用算盘@@“打@@”出核心数据@@……
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2017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一路蹒跚@@、一路笃行@@,人@@们终于迎来了运@@20、C919、AG600大飞机@@“三兄弟@@”蓝天@@聚首@@,中国不再是@@“没有翅膀的雄鹰@@”。
岁月@@的脚步走过@@70个年@@头@@。
从@@技不如人@@落后挨打@@到@@矢志创新@@自立自强@@,古老中国不断焕发青春活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插上腾飞翅膀@@。
“鲲龙@@”AG600在珠海金湾机场起飞@@(2017年@@1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一条路@@,见证世@@纪变迁@@。
八达岭长城脚下@@,古代中国的伟大工程与当代中国的创新@@标记在这里邂逅@@,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的京张高铁完成全线铺轨@@。
在同样的起点和终点@@,一百年@@前@@,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百年@@后@@,高速飞驰的@@“复兴号@@”将从@@长城正下方静静驶过@@。
中铁三局工人@@在河北张家@@口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进行铺轨作业@@(1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一粒粮@@,关乎家@@与国@@。
河北省南皮县@@,东临渤海@@,地多盐碱@@。“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首民谚@@,曾道尽当地民生之艰@@。
昔日盐碱荒地@@,今朝@@“渤海粮仓@@”。李振声@@,这位与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的老科学家@@@@,数十年@@专@@注研究小麦新品种@@,只为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李振声@@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中科院南皮站@@)的试验田里@@(2014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一座桥@@,书写创造奇迹@@。
伶仃洋@@,南海进入珠江的咽喉要道@@。碧波之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因大桥建设者们迸发出的创造伟力而气贯长虹@@。
回望历史@@@@,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创新@@奋斗中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
70年@@波澜壮阔@@,创新@@是不断递进的旋律@@。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创新@@,让中国人@@彻底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划出了一道急速的上升曲线@@;
从@@1952年@@1小时消费品零售额不足@@300万@@元@@,到@@1小时网上@@“买买买@@”就达@@11亿元@@。创新@@,让中国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
从@@百废待兴到@@经济总量跨越@@90万@@亿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创新@@,让中国在@@70年@@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古老的东方大国从@@沉睡中苏醒@@,在持续迸发的加速度中@@,焕发出蓬勃的活力生机@@。
相关文章@@